转到主要内容
  • 申請訂閱首爾新聞 刊物
  • visiting seoul?
T T

希望日記

  • [朴元淳的施政日記15]“不在"証明“存在"

  • 希望日記 SMG 1,349
            “不在"証明“存在"。
    -於崇禮門上樑典禮

            每當路過這裡,感到深深的痛心和愧疚。
    就像在我的心胸打了個洞似的感到空洞失神。

            一夜之間,因火災失去了崇禮門。
    猶如失去自己家人一樣,我們都為此悲傷不已。
    前來悼念送上菊花的人接踵而來,
    巿民們主動募集了崇禮門修復資金,
    甚至有巿民捐贈了在自己故鄉培植數百年的松樹。

            人們總是在失去之後才領悟到真愛,
    同樣,我們失去崇禮門之後,再次領悟到文化遺產的珍貴。
    崇禮門用“不在"向我們證明了“存在"。

            3月8日…
    終於舉行了上樑典禮。
    失去崇禮門後過了4年,修復工作終於告了一個段落。

            為參加上樑典禮按時到達了崇禮門修復工程現場。
    從入口處開始聽到了巿民的抗議之聲。
    因為那些人為了參加上樑典禮,不顧寒冷的天氣來到此,
    卻被在門口欄住了。
    其中也有身穿韓服從光州遠到而來的人。

            我詢問了主辦上樑典禮的文化財廳,
    他們回答說因為活動現場施工還未結束,
    有安全上的問題,故無法邀請許多巿民參加。
    這個說法也有道理。

            但再多麼好的政策或活動,如果沒有巿民參與,
    如果不是巿民當主角,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在崇禮門上樑典禮,
    如果從4年前開始每天送菊花,為其悼念的老奶奶出席活動,
    如果對因失去祖先傳承給後代的文化遺產而感到愧疚並三步一拜的年輕人出席活動,
    是不是能給典禮增光添彩呢?
    因無法邀請很多市民參加,
    如果能提前透過申請的方式讓幾位市民代表出席的話,
    會不會使典禮更加有意義呢?

            行政當局、文化團體、專家、致力於修復工作的大師們以及媒體記者,
    只有這些人出席的上樑典禮,
    讓我感到空虛,難道只有我才有這樣的感受嗎?

            在市民不在的現場切實感到了市民的存在。
北村,將如此改變北村是居住地區。限制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