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首爾奧運於主競技場舉辦運動員進場時,以愉快的表情向首爾市民揮手的蘇聯選手團入場情景。由於當時蘇聯的參與,使得首爾奧運被譽為「和平與和解的奧運」,也進一步促成了1990年開啟的首爾-莫斯科交流。)
「1991年結為姊妹市後的首爾-莫斯科合作計畫」
首爾與莫斯科於1991年7月結為姊妹市,這是在1990年9月30日韓國與蘇聯建交後10個月發生的事。俄羅斯是與韓半島相鄰的國家,2019年已是韓國的第10大貿易夥伴,1990年只有3萬名觀光客,到了2019年已經增加25倍,達到77萬人,兩國之間的貿易額也從1990年的8億8千萬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23億4千萬美元,約增加25倍。同時,2019年三星電子在俄羅斯手機市場的市佔率達到第一
(21.1%),現代與起亞汽車在俄羅斯汽車市場的市占率也創下第二名(23.1%)的紀錄。
儘管兩國建交之後經濟交流日漸活絡,首爾與莫斯科卻依然處於「不太熟的關係」。根據2016至2017年進行的兩國聯合輿論調查結果,約有55%的韓國人與66%的俄羅斯人認為對方是「不太熟或不感興趣的國家」。1996年4月簽訂了首爾-莫斯科交流合作計畫協議,2004年籌備「首爾日」與「莫斯科日」之後,也推動了許多合作計畫,但大多都是一次性活動。
實際上,透過該社會擁有的良好制度、社會價值與具吸引力的藝文內容等「軟實力」所達成的外交,是能夠不引起對方抗拒,同時贏得對方好感的外交手段。同時這也是比起國家,城市與民間領域更能夠發揮其優勢的領域。這是因為在國家最高領導者與中央政府所主導的對外關係當中,以軍事實力及經濟實力等「硬國力」為基礎的現實主義理論具備更大的影響力。故在首爾-莫斯科交流即將屆滿30週年的2021年前夕,邀請了俄羅斯駐韓大使館帕維爾·萊沙科夫 (Pavel Leshakov)參事,以及首爾市外國人名譽市長——成均館大學俄羅斯文化系教授葉卡捷琳娜·波波娃(Yekaterina Popova),針對兩座城市的交流合作方案舉辦座談。
(左起)駐韓俄羅斯大使館經濟參事帕維爾·萊沙科夫、首爾市外國人名譽市長葉卡捷琳娜·波波娃,以及擔任主持人的聖公會大學社會融合自律學部金昌鎮教授,在9月28日「首爾-莫斯科交流30年企劃連載」閉幕座談前,於首爾市政府大樓前合影留念。
「『於首爾開設俄羅斯文化院』,需要市民的倡議」
萊沙科夫參事與波波娃教授點出完善的便利設施、大眾交通、安全,以及為市民著想的多元文化活動是首爾的優點。同時也提及莫斯科擁有基礎科學領域的優秀研究人才,且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發揮優勢,如:IT企業「Yandex」在2011年已經推出計程車叫車手機應用程式服務等。
雖然只要透過擴大彰顯雙方優點的交流,就能夠讓彼此獲得未來的無限可能,不過萊沙科夫參事表示,2019年底高達263萬美元的韓國人海外投資額當中,對俄羅斯的投資規模僅占0.5%。那麼,究竟有什麼能喚醒過去30年來互不關心的兩個國家呢?兩人異口同聲地表示:「關鍵就是讓兩國人民的交流能夠更加活絡。」目前已具備充分條件。
「很多韓國人都覺得海參崴很近,許多人想嘗試搭乘西伯利亞鐵路的想法也非常令人佩服。」(波波娃教授)
「韓語在俄羅斯很受歡迎,以前莫斯科大學東洋學部想主修韓語的人只有8人,但2019年有20人入學,顯見韓國的人氣已經達到顛峰。」(萊沙科夫參事)
萊沙科夫參事與波波娃教授認為,若希望兩國之間的交流能不只限於明年,而是能夠永續發展,那麼最重要的就是在首爾設立俄羅斯文化院。主持人金昌鎮教授惋惜地表示:「2006年莫斯科已經開設了韓國文化院並舉辦許多活動,但首爾至今還沒有俄羅斯文化院。」
萊沙科夫參事表示:「2021年內俄羅斯將會盛大地宣傳其最自豪的文化、藝術內容,預計將在韓國推出『俄羅斯季』,屆時有必要以首爾市為主要舞台開展活動。」2019年韓國三一運動迎接100週年時,「I‧SEOUL‧U和平使節團」曾到訪海參崴、伊爾庫茨克、莫斯科等地宣傳首爾,並透過社群平台影片宣傳這段和平的旅程。希望首爾-莫斯科結為姊妹市30週年的2021年秋天,能夠成為在首爾宣揚俄羅斯文化的契機,也希望民眾能夠發起倡議,讓「首爾日」與「莫斯科日」能夠分別在兩個城市組織起來,並發揮其社會影響力。
※ 本文由刊載於「首爾&」之「首爾-莫斯科交流30年企劃連載」一文重新編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