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到主要内容
  • 申請訂閱首爾新聞 刊物
  • visiting seoul?
T T

環境/能源

環境/能源新聞

2025/01/14 251

去年首爾地區的細懸浮微粒濃度創下觀測以來的最低紀錄…空品不良天數最低值

與觀測第一年相比,細懸浮微粒濃度「良好」天數增加2倍以上,「不佳」天數減少至約三分之一。 首爾市內公車全部轉換為CNG公車,52萬輛老舊柴油車提前報廢、加裝濾煙器等 啟動冬季懸浮微粒季節管理制,實施氣體排放量5級以上車輛限行等減量措施 □ 去年首爾地區的空氣品質,是自2008年開始觀測以來最好的。細懸浮微粒(PM 2.5)年平均濃度為17.6 ㎍/㎥,與2008年的26 ㎍/㎥相比,約減少了32%。細懸浮微粒為「良好」的天數為176天,與2008年的86天相比,增加了2倍以上。 超過「不佳」階段的天數則為24天,減少了約1/3。 ※ 良好(0~15㎍/㎥)、普通(16~35㎍/㎥)、不佳(36~75㎍/㎥)、極差(超過75㎍/㎥) □ 首先,首爾市透過將首爾市內的柴油公車依序轉換為壓縮天然氣(CNG)公車,已於2014年完成所有市內公車的「脫離柴油化」。 □ 自2003年起,更實施「老舊柴油車低公害措施」,將氣體排放量第5級的柴油車輛提前報廢,或向加裝濾煙器(DPF)的車輛提供補助。目前已完成約52萬輛車的相關措施。 □ 同時,對於未採取低公害措施的氣體排放量5級車輛,還實行在綠色交通地區內長期限行的制度,並在發布緊急減排懸浮微粒措施時,限制其於首爾全境行駛。 □ 此外,自2015年起已普及約41萬台氮氧化物排放量比普通熱水器少88%的家用環保熱水器,以及11萬輛電動/氫能車,並持續推動減排措施,例如進行重型機械電動化項目、管制營業場所空氣汙染物總量和補助安裝防治設施等。 □ 特別是自2019年12月起實施的「懸浮微粒季節管理制」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懸浮微粒季節管理制」期間,全韓國未採取低公害措施的氣體排放量第5級車輛在平日上午6點~晚上9點間,不得在首爾行駛。違規行駛遭取締時,將處以每日10萬韓元罰款。(每年12月~隔年3月) □ 另外,流入東風增加等氣象條件改善,以及中國東北部地區空氣品質好轉,皆為細懸浮微粒濃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 首爾市將持續推動針對汽車、家庭/事業單位、工地等排放源推動空氣品質改善對策,讓市民未來也能親身感受晴朗的首爾天空。

環境/能源新聞

2024/09/26 487

首爾市, 加速恢復漢江自然性, 以都市寶庫重生

以緊接漢江復興計劃(2007年)後的偉大漢江計畫(2023年)為契機,努力恢復漢江原本的自然性 與2007年相比,漢江的3處自然景觀保護區,樹木增加4倍、棲息物種增加28.2% 明年前將漢江護岸復原為自然型,5處生態公園也針對其環境特性重新整頓 20多年前,還是一片混泥土灰色的漢江護岸,經「漢江復興計劃」後,現已恢復其自然性。與2007年相比,2024年的現在,恢復約90%的自然型護岸、樹木增加4倍、漢江棲息的物種增加近30%。 首爾市表示為加快促進恢復漢江自然性,以去年3月公布的第二漢江復興計劃「偉大漢江計畫」為契機,將加速提升漢江生態界的自生能力及擴大生物多樣性。 此計畫為打造人與大自然共存的環境友善,首爾市將以兩大方向為目標推動。包含▴「恢復自然性」,擴大自然型漢江護岸及漢江森林,並重新整頓生態公園,▴「擴大自然型體驗空間計畫」,提升市民對漢江生態的關心和及共識 來源:首爾研究院(2023)「第9屆漢江生態界調查研究」 此外,首爾市為提升市民對生物多樣性的關心及共識,預計於年中在5處漢江生態公園舉行漢江自然的生態體驗活動,可透過首爾公共服務預約網站(韓文)(yeyak.seoul.go.kr)申請參加。 -漢江生態公園現況(5座/1,515,900平方公尺) -漢江生態公園現況(5座/1,515,900平方公尺) 公園名稱 1. 江西濕地生態公園 2. 蘭芝生態濕地園 3. 汝矣島賽江生態公園 4. 岩寺生態公園 5. 高德水邊生態公園 位置 江西區傍花洞 25一帶 麻浦區上岩洞482-324 永登浦區汝矣島洞4-9一帶 江東區岩寺洞660-1一帶 江東區高德洞366-6一帶 面積(平方公尺) 370,000 57,600 758,000 162,000 168,300 重要設施 候鳥觀賞平台 圓形棧道、觀察棧道、候鳥觀賞平台 汝矣池、生態蓮池、觀察走道 漢江觀景棧道 候鳥觀賞平台、漢江觀景 落成年(重新整頓年) 2002年(2008年) 2010年 1997年(2010年) 2008年 2003年 備註 被蘆葦田及柳樹林環繞的候鳥棲息地 導入漢江水源的人工濕地、野生生物保護區 1997年韓國首座生態公園 各種水邊景色、生態及景觀保護地區 楊柳樹林等保護地區生態及景觀保護地區   (漢江生態公園位置圖) 重新整頓漢江生態公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