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都城的建造目的在於標示出朝鮮王朝都城,也就是漢城府的邊界,在凸顯權威性的同時,防禦外敵入侵。太祖五年(1396年),沿著白岳(北嶽山)、駱駝(駱山)、木覓(南山)和仁王內四山山脊修築城牆後,又進行多次改建。漢陽都城平均高度為5~8公尺,全長約18.6公里,是目前全世界現存城牆中,維持城牆功能期間最久(1396年~1910年,共計514年)的一座。
漢陽都城有四大門和四小門。四大門分別是興仁之門、敦義門、崇禮門和肅靖門,四小門分別是惠化門、昭義門、光化門和彰義門。其中,敦義門和昭義門已不復存在。另外,興仁之門周圍還有用來連接城外水路的五間水門和二間水門。
漢陽都城承載著整個韓國的歷史
漢陽都城承載著整個韓國的歷史。採用韓民族自三國時代後逐漸成熟的建築工法與城郭結構,真實反映了朝鮮時代城牆築造技術的變遷與發展過程。不僅保留了最初建造時的樣貌,還保存後來修繕與改建的痕跡,光是參觀城牆就能瞭解歷史變革,是非常特別的文化遺產。
漢陽都城首次竣工大約是在620年前。先是在太祖五年(1396年)陰曆1月9日至2月28日,為期49天。其後在8月6日至9月24日,為期49天。前後共動用全國19萬7千4百多名工匠,一共耗時98天。全長5萬9500尺,每600尺為一個區間,共有97個區間,各區間按照千字文的順序命名後分配給各郡縣。太祖時期初建時,採用在平地築土牆、在山地築石牆的方式建造而成。世宗時期改建時,則將土牆改建為石牆。經歷漫長的時間後,部分城牆坍塌,肅宗時期曾進行大規模修繕與改建,之後也歷經多次整修。建造城牆時,工匠們在石塊上留下了施工相關記錄。太祖、世宗時期記錄的是區間名稱、負責郡縣名稱等,肅宗以後記錄的則是監管官姓名、負責工匠姓名、日期等,以明確施工責任。
然而,在近代化過程中,漢陽都城失去了相當一部分的原貌。1899年,連接城牆內外的電車開通,城門自此失去了主要功能。1907年日本王世子訪韓前夕,為拓寬道路,崇禮門左右兩邊的城牆遭到拆除。1908年,建於平地的城牆大部分被拆除,城門也同樣慘遭破壞。昭義門於1914年被拆除,敦義門於1915年被當作建築材料出售。光熙門門樓於1915年倒塌。惠化門門樓於1928年被拆除,城門和部分城牆則於1938年被拆除。1925年,日治時期的日本在南山修建朝鮮神宮、在興仁之門旁修建京城運動場時,也拆除了周圍的城牆,並將拆下來的石塊用作石材。一般市民也紛紛在城牆邊建造房屋,導致城牆遭到破壞。解放後,城牆在修建道路、住宅、公共建築、學校等設施時不斷遭到破壞。
漢陽都城的重建始於1968年一二一事件後,最先重建的區間是肅靖門周邊,1974年起重建所有區間。但要將已遭破壞的文化遺產恢復完整原貌並不容易。由於將重點放在連接斷開的區間上,反而出現多次破壞周邊地形和原有石材的情況。為了全部保護漢陽都城的歷史價值,使其繼續傳承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首爾市於2012年9月新設漢陽都城都監,2013年10月又制定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漢陽都城保護、管理與運用計畫》。
目前,漢陽都城有70%的區間(截至2020年全長13.7公里)保留下來或已完成重建。肅靖門、光熙門、惠化門雖然得以重建,但由於種種原因,重建後的光熙門和惠化門都偏離了原址。若想完全恢復原貌,就必須集思廣益,並努力發掘築牆技術等無形資產。
在600多年間的時間裡,漢陽都城不僅是守護首爾的外籬,對城內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漢陽都城繼承並發展了高麗時期同時在山地和平地上築造的築牆體系與工法。它與圍繞宮殿的宮城、保護都城的北漢山城、南漢山城遙相呼應。
漢陽都城在最初建成後也曾經歷多次修繕與改建。城牆完整保留了歷次修繕的痕跡。透過刻在城牆石塊上的文字和各時期相異的石塊形狀,可以瞭解築造時期和築造技術的發展過程。從這點來看,漢陽都城本身就是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On-Site Museum)。
漢陽都城是一座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獨特人造建築物。它在不破壞大自然曲線的條件下依地形建造而成,延續了韓民族自古以來對於「尊重自然」的傳統。
在這種理念之下建造而成的城牆,在歲月流逝之中逐漸融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成為文學和藝術的創作素材。
在全世界現存的城牆當中,漢陽都城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在人口達千萬的大城市裡仍然留存有如此規模的舊城郭,在全世界也是相當少見的。儘管有些區間遭到破壞,但經過整修,已有70%接近原貌。
遺產概要
在五百多年的時間裡,首爾(漢陽)一直都是朝鮮王朝的都城,漢陽都城起到保護城內宮殿、官廳、宗廟、社稷和百姓的作用,是國家的中心和都城的象徵。韓國擁有獨特的都城制度,是結合古代高句麗平壤城和高麗開城的平地城和山城而成的,而漢陽都城完整地繼承了這一傳統,是一座體現東亞儒教秩序和象徵體系的規劃性都城。漢陽都城於1396年動用全國數十萬人力建造而成,經世宗、肅宗年間改建後留存至今,築造過程被記錄在《朝鮮王朝實錄》《承政院日記》等歷史文獻中,城牆上留下了各時期築造技術發展變化的痕跡。漢陽都城由內四山山脊和平地組成,反映了風水地理思想,建造過程中注重與地形相協調,是城內居民的休憩場所,也是文學、繪畫、民俗作品的創作背景。今天,漢陽都城變成了千萬人口之都「首爾」的歷史遺跡,形成自然中的城市景觀與城市中的歷史景觀相互交融的和諧景象,見證了600多年的歷史。基於上述特性,首爾漢陽都城的傑出普遍價值可以總結如下。
在朝鮮王朝存續的五百多年時間裡,透過修築和修繕來完成對漢陽都城的維護。在該過程中,各時期的原料和築造技術體現於城郭的形態和設計之中,從中能窺探五百年的歷史積澱。同時,還維持與地形一體化的建築物,證實與內四山緊密相關的城郭遺產的真實性。
2008年,首爾漢陽都城的代表性建築——崇禮門因蓄意縱火而有部分區域被燒毀,後來根據此前的實測記錄採用傳統技術進行了修復。可透過崇禮門與興仁之門確認城門建築的原貌和真實性。
首爾漢陽都城已被指定為文化遺產,與內四山地勢一起得到了完好留存,城郭的選址及形制、城郭築造技術、城郭設施等均保存良好。漢陽都城位於現代首爾的市中心,作為都城邊界的歷史價值和場所意義均保存完好。
首爾漢陽都城採用韓國獨創的都城形式建造而成,從規模來看,也是韓國最大的城郭,約有70%的區間是以原貌或遺跡形態進行保護和管理的。除城牆之外,還可看到城門、暗門、水門、烽火台等構成首爾漢陽都城的城郭設施。同時,城內構成都城的宮殿、宗廟、社稷壇等主要建築均保存完善。
如今,漢陽都城被指定為國寶、寶物和史蹟,被當作國家文化遺產進行管理。同時致力於在全面深入的考證基礎上,對城郭的殘存及破壞區間進行修復。首爾市制定《漢陽都城保護、管理與運用計畫》,以符合世界遺產管理方針的標準對漢陽都城進行保護。
首爾漢陽都城[史蹟]
漢陽都城的建造目的在於標示出朝鮮王朝都城,也就是漢城府的邊界,在凸顯權威性的同時,防禦外敵入侵。太祖五年(1396年),沿著白岳(北嶽山)、駱駝(駱山)、木覓(南山)和仁王內四山山脊修築城牆後,又進行多次改建。漢陽都城平均高度為5~8公尺,全長約18.6公里,是目前全世界現存城牆中,維持城牆功能期間最久(1396年~1910年,共計514年)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