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埋藏的河南慰禮城,已經消失的百濟都邑的秘密,通過風納土城可見一二。西元475年,被長壽王率領的高句麗軍瓦解的河南慰禮城除了部分時間之外,都是溫祚王之後到西元475年建成的百濟的都城。風納土城留存著被歷史埋藏的河南慰禮城,消失的百濟都邑河南慰禮城的秘密。
1997年1月,風納土城內部正在進行公寓施工。借著正值新年,管理比較鬆散,鮮文大學LEE HYEONG GU教授來到了施工現場。仔細觀察挖地基的坑時,李教授大驚失色,因為坑的斷面插著百濟的土器碎片,他立即向文化財廳舉報破壞文化遺產。
1不久後,開展了緊急發掘調查,其結果挖掘出很多百濟漢城都邑時期的3世紀遺物和遺址,是漢城都邑時期中最早期的遺物。以偶然的發現開始的發掘把被歷史埋葬的百濟最早的王城河南慰禮城的秘密浮出於水面。
據《三國史記》等歷史資料記載,百濟是建於西元前18年,直到西元660年,在678年來統治韓半島西南部地區的古代王朝。占到百濟整個歷史的73%的493年來,百濟王都漢城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從高麗時代開始一直爭論不休。僅是意見不同,絲毫不能瞭解百濟第一個王都的實體。時隔很長時間固然是理由,更為重要的是,百濟失去漢城的瞬間太富有戲劇性。西元475年遭到高句麗軍攻擊,漢城被攻陷的情況在《三國史記》百濟本記上有所記載,高句麗軍不分晝夜連續7天攻擊北城最終拿下。這時高句麗軍使用火攻(戰爭時用火攻擊)方式。經7天來的戰鬥,北城燒成灰燼。王都在一日早晨變成廢墟,百濟國王被殺死,迎來亡國之命。
通過漢城陷落這一戲劇化的事件,提供了能夠找到百濟第一個王都的線索,這就是王都漢城由北城和南城構成的選段。通過1983年起至1989年開展的夢村土城發掘調查和1997年到2011年的風納土城發掘調查,學界認為,風納土城和夢村土城是百濟漢城的北城和南城。
1京堂地區發現了與國祭相關的倉庫和特殊建築以及水井等,因是百濟的王宮遺址而受到關注,發現了200多個遺跡。去年12月起,將京堂地區未報告的160件遺物轉移到漢城百濟博物館,開展了修復及實測業務。
12011年,就城牆發掘地點的問題,由考古學、影像工學、地球物理學、地理學、測量學、土木工程、土壤學、核子物理學等各領域專家經共同研究之後,對風納土城地基的特性和結構物的載荷做出了準確的計算,並綜合土壤的各種性質,其設計能夠在最大程度內發揮城土材料的效用,因此即便位於漢江邊上,地基非常堅固。
如今已經修建好的城牆高度約達5m,考慮到埋入地底的3m左右,剩下的高度大概在8m。首次建設城牆時的高度為10.8m,經過兩側增建,最高擴到13.3m。預測當時建造風納土城時投入的人數或超過138萬人次。
1970年代,百濟遺址所在的松坡區一帶迎來了桑田碧海的變化。漢江的水流有了改變,閒靜的農村變成了高聳的水泥大廈和大規模住宅的密集區。
1百濟人的呼吸因高度發展期時的道路工程、房屋工程等,被埋沒在4萬人口的大型都市下。彰顯百濟人的靈魂的風納土城和夢村土城因被奧運會這一項國家性的活動又一次被埋藏地底。現如今的韓國人只當是美麗的山林和散步路,漫不經心地走過。
燦爛的百濟一日之間變成了廢墟,但韓國人好像仍聽不到呻吟聲。古都王都漢城之夢雖未實現,但在那片土地之下,仍保留著融進百濟人的呼吸和靈魂的遺址和沾染著手垢的遺物。
1漢城百濟博物館從2013年11月起,開始了夢村土城北門附近內城農場一帶的挖掘勘查。今後,包括首爾的百濟王都遺址在內,漢城百濟博物館將樹立先史古代文化遺址的體系化的挖掘調查計畫,致力於體系化地復原和重新審視古代首爾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