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公園的必要性
工業文明的興起,大幅度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同時增強了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 由於城市人口增長, 導致自然生態系統退縮及破壞的代價,並讓人們失去了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在重度污染的空氣和水質環境中長期生長的生物,漸漸失去了固有的自然性。即相助作用(Synergism)的產物。
目前,公園工程是基於現有的設計模式,以技術導向的方式進行的,並偏向於能提高人類的生活便利性。在這樣的考慮下,經常會忽略到自然生物生態環境及綠地的必要性。因此,能讓各種各樣的鳥類與昆蟲自然繁植的生物棲息空間,也就是生態綠地公園的重要性不斷增高。
透過自然觀察和學習經驗,提醒參觀者愛護自然環境,進而形成綠色煥保概念。因此,更加突顯出生態公園的必要性。
在住宅區/外部空間/生態城市藉由生物多樣性、持久性、自我循環等自然生態系統,能達到節省能源、減少垃圾等環境管理的效果。
生態公園的建造意義
大幅降低投入資源
與以往人為導向的定型公園相比,能大幅降低建立、維持、及管理上所需的資源, 以達到節減公園和綠地管理費用的效果。
教育意義
完整保護各種動植物的自然棲息生態環境,可當作良好的生物環境教學場地使用。並向環境專家提供可繼續研究自然生態的空間。
環保
可以減少自然破壞與環境污染,用最少費用復原遭損壞的地方,並提高自然景觀與土地的價值。
恢復自然性
- 排除自然性在外的城市空間裡,通過引進各種自然要素與觀察活動,增進市民對自然環境的接觸機會。
- 通過在變形的城市生態界引進自然的棲息處,來追求城市生態界的健全性、並滿足地區生態界的生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