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放棄就業的青年人數增加,實際青年失業率也隨之增加
• 打工過程中青年權利被侵害事件時有發生
• 因求職信息提供不足,實質上青年求職遭遇困難
開展能引起青年階層共鳴並得到滿足的就業政策
• 特別為首爾定制的就業政策
• 具有實效性且符合現實要求的就業政策
• 能同時滿足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的就業政策
向青年提供有實質幫助的就業信息,並強化求職活動的支援
靈活使用現有設施,以青年聚集地區為中心創建多樣的就業咖啡館,提供就業信息、求職活動所需的其他服務等綜合服務
• 預計到2020年為止創建300家
• 提供學習室、開放式學習桌、共享書櫃、信息檢索臺等
• 提供面試用正裝租賃、化妝/美容服務,簡歷照片拍攝服務
• 履歷表及自我介紹撰寫的諮詢、面試指導、就業前輩的指導
將就業信息進行匯總,以便求職人員隨時隨地可以獲取就業信息
• 就業崗位綜合信息網站(2016. 6):首爾市、企業、中央政府、民間合作
• 首爾就業手機應用程序(2016下半年): 以需求為中心改善服務
• 運營就業崗位綜合呼叫中心:至2017. 7月為止階段性的進行
第1階段 | 第2階段 | 第3階段 | |
日程 | 2016. 5 | 2017. 1 | 2017. 7 |
運營 | 1588-9142 | 120聯合運營 | 142獨立運營 |
• 運營夜間專用諮詢電話:從目前的18點延長至22點
• 擴大首爾就業福利中心(2016. 下半年): 綜合提供為人生不同時期定制的就業服務和福利服務
• 奔跑吧就業列車(2016. 6 ~ 10):在捷運現場提供諮詢及就業崗位信息
• 按照地區產業量身定制的就業博覽會 (一年11次): 提供職業高中、傳統就業市場等現場報名的就業信息服務
• 實施就業黑客松(一年14次):實施就業駭客松以聽取市民意見並體現到政策中
– 創業領域(5, 10月),社會經濟領域(9月),青年就業領域(10月)
選定並培育首爾型隱形冠軍企業,創造新的青年就業崗位並將就業改為推薦給求職青年
區分 | 首爾型隱形冠軍企業(1000家) | 青年人才(10000名) |
發掘 | 構建中小企業就業崗位資料庫 • 徵集、推薦、認證企業、市政參與 企業、現場發掘 |
構建青年就業崗位資料庫 • 求職註冊、職業培訓、學校推薦、新政崗位、青年政策 |
評選 | 專家認證會議及就業崗位委員會認證 • 全職員工比例 • 薪資水平 • 準時下班、確保休閒生活 • 4大保險及福利政策 • 企業發展潛力 |
大學創造就業崗位中心協議會及就業崗位委員會認證 |
支援 | • 運營就業崗位合作官 – 由公務員、民間專家組成 – 1對1專門進行行政支援 • 支援企業集中宣傳 • 特製聘用、支援人才培育 • R&D、公共市場參與優待 • 支援物流行銷 • 運營企業難題119中心 – 對於各種規定的一元化的行政服務 |
• 特製企業詳細信息 • 支援特製就業教育培訓 – 現場實習學分制 – 新政/實習活動優先選拔 – 優秀學員獎學金 • 支援求職活動 • 就職後支援 – 就業補助金 – 能力強化及進修教育 |
擴大公共服務及就業,以創造青年就業機會
主要產業 | 目標 | 預期日程 |
擴大國立、公立幼兒園及日托中心等公共服務 | 1,600名 | 2017 ~ 2020 |
招聘首爾市公務員及所屬機構 | 6,403名 | 2018 ~ 2020 |
新政就業、大學生實習 | 1,890名 | 2016 |
主要產業 | 目標 | 預期日程 |
建立良才、麻谷R&D園區 | 43,785名 | 2017 ~ 2020 |
溫水產業園區內知識中心 | 1,040個 | 2018 ~ 2020 |
培育綠色能源專業人員 | 750個 | 2016 |
搞活工藝、時裝(縫紉)及共享產業 | 900個 | 2016 |
夜市餐車 | 3,000名 | 2016 ~ 2017 |
以合作社為中心,發掘並支援1,000家社會型經濟企業
主要產業 | 目標 | 預期日程 |
培育社會型經濟企業 – 合作社、社會型企業及鄉鎮企業等 |
1,000個 | 2017 ~ 2020 |
社會型經濟特區 | 3個 | 2016 |
建立聖水社會型經濟時裝集群 | 2020 | |
著名商場試入駐 | 20 ~ 30個 | |
社會型經濟企業產品常設銷售場 |
• 通過挑戰1000項目,對預備青年創業人員支援創業空間、營銷、招商引資等
• 擴大創業的基礎设施建設,籌備一人企業、地區製造商創業文化
主要產業 | 目標 | 預期日程 |
挑戰1000項目 | 3,000名 | 2018 |
建立首爾創業樞紐 – 創業一站式綜合服務 |
3個 | 2017. 2 |
建立首爾全球創業支援中心 – 支援外國人在韓國創業 |
2016. 6 | |
增加挑戰宿(實惠型公共住宅) | 390室 | 2018 |
開設首爾流通中心 – 重要流動渠道入駐,支援進軍海外市場 |
2016. 5 |
為保護青年兼職權利,需要提高全社會在該方面的認識並與企業協作創造基礎環境
• 增加青年兼職權利保護中心(25個)
• 與移動簡訊服務(kakaotalk)連接進行實時咨询服務(2016. 5)
• 運營夜間投訴電話(2016. 5)
• 在兼職行業密集地區(大學街、職業高中等)進行巡迴諮詢(2016. 5)
• 聯繫仲裁律師、勞工律師並進行訴訟代理
• 對於經常發生打工人員權利受侵的行業進行調查後在所屬地區實施公示(一年2次)
• 新增打工專職信訪服務人員
• 增加保護鐘點工權利的維護人員(100人)
– 對拖欠工資、勞動合同不公正待遇進行監控及諮詢
– 實施保護兼職人員的宣傳運動
以首爾地區深夜打工行業為中心進行打工情況調查 (2016. 3 ~ 5)
• 對象:深夜打工行業2,500多個
• 內容:對健康保護權、安全回家、是否參加工傷保險以及工資拖欠等不公正待遇進行全面調查
建立首爾市-使用兼職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關係
• 推進目標:到2018年為止與20個企業達成協議
• 主要內容:改善工作環境以遵守權利法案並保護勞動權利
• 對象:對兼職行業密集地區進行店鋪訪問及宣傳
• 主要內容:青年權利法案、分發標準合同、勞動法培訓等
建立首爾型就業模型以尋求就業崗位質量的提升
完成公共部門的員工全職化之後再擴大至私營企業
區別 | 期間 | 內容 |
公共部門 轉正 |
2017年 | • 完成公共部門轉正 – 目前為止轉正7,043名(96.5%) • 改善臨時工待遇及管理制度 – 保證退休年齡,工資上漲(定崗年薪制度) – 擴大教育,改善稱呼(公部門) |
建立轉正支援 體系 |
2016. 4 ~ 2016. 10 | • 尋找轉正對象業務並轉換 • 解決臨時工待解決問題 – 120諮詢員、自來水查表員及地鐵警衛、維修工等 |
向民間部門擴散, 誘導改善 |
2016. 4 | • 談論轉正政策向民間擴散 – 召開就業崗位、勞動專家政策討論會 • 發掘並宣傳轉正優秀案例 |
首先從公共部門開始實行最低生活工資保障後再逐漸擴大至私營企業
區分 | 期間 | 內容 |
第1階段 | 2016年 | • 與各種行業的目標企業就生活工資簽訂MOU • 展開引進生活工資相關活動 – 市長頒獎、簽訂MOU |
第2階段 | 2017年 | • 與民間團體及企業等召開「生活工資之日」 – 發表次年生活工資標準(首爾市長) – 召開生活工資相關會議 – 與勞動團體和經營者團體等展開共同合作活動 |
考慮不同機關的特點,制定可縮短勞動時間的方案,以勞資雙方的協議為準,應用並擴大勞動時間縮短方案
區分 | 期間 | 內容 |
第1階段 | 16年度上半年 | • 選定首爾型縮短工作時間示範機構後適用 – 首爾市投資機構中2個 • 通過勞資協議,試引進首爾型縮短工作時間模型 – 運營由專家組成的TF – 為制定縮短方案而委托研究 |
第2階段 | 16年度下半年 | • 確立並擴散首爾型縮短工作時間模型 – 簽訂社會協議,召開相關論壇 – 為適用模型而進行諮詢支援 |
• 對勞動者弱勢群體現狀進行調查
– 通過首爾勞動權益中心每年進行2~3次調查
– 通過制定勞動者弱勢群體支援政策,創造出首爾型勞動模型
• 示範建立並營運流動務工人員咖啡館
• 為提高情緒勞動從事人員的權益而建立支援體制
• 新增並營運勞動保護團隊
• 為擴充名譽勞動信訪服務者(ombudsman),擴大運營至各個階層